跳至主要內容

修行,本為君子修養的實踐活動,又稱作修身。後來成為專用於佛教、道教的宗教術語,指稱其用精神或行為的鍛鍊,藉以悟道的方法,如打坐修禪、修懺、念經、念佛、行善等等[1][2][3]。

 修行,本為君子修養的實踐活動,又稱作修身。後來成為專用於佛教道教的宗教術語,指稱其用精神行為的鍛鍊,藉以悟道的方法,如打坐修禪修懺、念經、念佛行善等等[1][2][3]

漢語詞義[編輯]

「修行」一詞在古時已有,義爲君子修養德行,或美好的德行、操行(修是裝飾、完美、高長之義)[4],常簡稱作「修」、「爲」、「行」等。如:

  • 君子修德行:
    • 莊子·大宗師》:「彼何人者邪?修行無有,而外其形骸。」
    • 韓非子·問田》:「臣聞服禮辭讓,全之術也;修行退智,遂之道也。」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又有臧逢世,臧嚴之子也,篤學修行,不墜門風。」
  • 美好的德行:
    • 呂氏春秋·贊能》:「叔敖游於郢三年,聲問不知,修行不聞。」
    • 漢劉向《說苑·善說》:「願大王選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為吏。」

後佛教、道教將「按照教理踐行」稱爲修行、修道等,並逐漸成為「修行」一詞的主要詞義。

佛教[編輯]

佛教中的修行梵語caryā,義爲行動、行為、實行;或梵語साधन羅馬化:sādhanā,義爲修習、令成、實現;藏語སྒྲུབ་པ་威利轉寫sgrub pa;或藏語སྒྲུབ་ཐབས་威利轉寫sgrub thabs越南語Tu Hành修行;日語:修行しゅぎょう shuugyouすぎょう sugyou;韓語:수행修行 suhaeng),是來源於印度沙門思潮中婆羅門教耆那教錫克教等的共同概念;佛教的修行屬於「教理行果」四法寶中的「行」,是依照正法而踐行的意思[5]

佛教的修行方式以遮蔽五慾、求涅槃道爲最終的歸屬,以行十善道、絕十惡道,和持戒懺悔,爲出家在家二眾,以及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或上座部佛教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三大傳承的共同基礎。在具體的行門上又根據個人的根機而有非常多的選擇。例如可以修不淨觀白骨觀去除身見(以此身體爲我常有的邪見)、淫慾等;以修出入息爲普遍適用的禪修法門;也可以選擇淨土宗念佛法門,即生得念佛三昧,更可求生極樂淨土,得不退轉;禪宗還講見性成佛,所有的修行手段都是爲「直指人心(佛性)」爲目的;密宗除了密共有的修行法門,還提倡以誦爲主要修行法門,如修懺、修福、消魔障的《百字明咒》、《大悲咒》、《楞嚴咒》等;另還有行頭陀苦行法,也是以去除五欲、增加定力爲目的。

成就法[編輯]

梵語sādhanasādhana-mālā另有個意思,可譯為「成就法」、「成就法鬘」,見於印度教和佛教密宗。

道教[編輯]

道教的修行也稱為修真修道修煉,是從主要針對身體的修煉發展出的一套實踐理論。道教將道家的理論,結合煉丹術數、行善功德等方法,發展出自己的體系;又吸收了佛教的禪定,稱爲打坐,希求修煉歸真,道胎顯現,成為真人

西方宗教[編輯]

西方宗教的修行制度中,類似於漢地的修行方法,如誦經、冥想、正行等,也翻譯為修行、修道。

關於修行的理論模型[編輯]

修行的辯證曼陀羅模型

Azanlansh 提出了關於修行的跨文化理論模型Dialectical Mandala Model of Self-cultivation (DMMS),以幫助修行者闡明修行之道,並幫助學者識別修行在不同文化中的複雜含義、背景和進程,尤其是與佛教、道教、儒教相關的文化。 因為想從主客體二分法的角度將修行的傳統融入社會科學研究是困難的,因此,DMMS藉由華嚴世界觀中主客體相互蘊涵來解決這個問題。 DMMS採用超越二元論和化約論邏輯局限的佛教四句辯證法 (catuṣkoṭi) 來構建修行的辯證曼陀羅模型。 DMMS為修行傳統的系統分析提供了一個通用框架,以便未來的學者們的研究可以在其自身文化脈絡下進一步開發特定的心理模型。修行的理論模型可以幫助學者在進行關於各種修行的研究時,彼此間有共通的存有論承諾(ontological commitment),從而更全面地去理解各種不同傳統中的不同修行面向,以反思自己是否忽略了任何領域。[6]

註解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随时向自己的习气、自己内心的黑暗面、长久以来不敢触碰的伤痕挑战与面对,才会使得一切事修,显得更加地有修道的意义,这正是断恶的开始。但是要把这件事做得踏实,可不是容易的。 常观照自己当下的起心动念,千万莫做“假精进”的修行人,真正的佛法在心内而不在外。时刻保持初发心,莫向外求!

随时向自己的习气、自己内心的黑暗面、长久以来不敢触碰的伤痕挑战与面对,才会使得一切事修,显得更加地有修道的意义,这正是断恶的开始。但是要把这件事做得踏实,可不是容易的。  常观照自己当下的起心动念,千万莫做“假精进”的修行人,真正的佛法在心内而不在外。时刻保持初发心,莫向外求!

修行次第:禅宗三关

  修行次第:禅宗三关 觉净正 6 人赞同了该文章 ——元音老人 序:修行的说法五花八门,初学者往往容易在书山识海中迷失方向。所以我们特别要紧的是明白自己在哪一阶段,该做什么。不要在和自己无关的事情上,枉费心机。 正文: 初关是悟道,重关是修道,牢关是证道。   关于此点,宗下有三关之说:即    一、破本参明见真性,为破初关——截断众流;   二、绵密保护,长养圣胎,于一切境缘上自在无碍,乃至不用保而毫无走着,是为破重关——涵盖乾坤;    三、放任而为,无所不是。能入佛,亦能入魔,所谓路途即家舍,家舍即路途,是为破末后牢关——随波逐流,随性自在。 禅宗修到最后打开本心见性之后,并没了脱生死,明心见性之后才是破初关。破初关虽见到本性,但生死未了。 因为才断见惑,思惑未断。知见正确,但是我们的思惑,即思想对境生心还是免不了。因为八识的种子还在,遇缘就起现行,所以生死未了。 修道人于初见性后,还须时时观照,历境练心,着力打磨,了除习气,方能了生脱死。否则,见境生心,妄念依然动荡不停,是谓悟后迷,生死依旧不了。 故古德多于悟后作牧牛行,绵密保任,以臻圆熟,非一悟即可了手。虽间或也有顿悟、顿修、顿证者,无须做保任功夫,但毕竟为数不多,不可一概而论。 洞山禅师于“偏中正”见道位后,更颂修道位“偏中至”,即教吾人于见道后,不可得少为足,更须历境练心,除尽妄习,上上升进,以臻究竟也。 1、初关:即悟道; 就是明心见性。这是明心见性之人已经看透了世间的功名利禄、三界的无常。乃至修行的路途也经明了,了知真如、真心及祖师语录。俗称见地。 功夫的成就全靠见地的正确与否,明心见性的人在理论上已全部通透,只是没有验证而已。虽然已经明心见性,但是习气宛然,功夫尚不太相应。   2、重关:即修道; 就是踏踏实实做功夫(离妄归真,回归自性),认识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亲履本地风光,见到了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我”。 然后靠的是自己定力,实实在在修证。明心见性以后每天都能和功夫打成一片,天天在三摩地中,山河大地皆是法身,风声鸟鸣皆是法音,昼夜六时皆在受用。 破重关即是要把自己的历劫习气逐渐消除。并且行解相应直下便是。本性易得现前,不假作意用心,不须作观。也不须回光返照,觉心初起,而无初相,但功夫尚未成片,亦有打失不在的时候。 3、牢关:即证道; 也即打破生死的牢笼,能生死做主,来去自由,不受业力的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