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人行道 聖嚴法師著 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何謂修行?

人行道 聖嚴法師著

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何謂修行?

[日期:2016-07-01]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何謂修行?

  
  很多人以為吃素念經、禮佛拜懺、做慈善工作,甚至修神通、修到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或是把身上的氣脈打通了,就叫作修行。其實,所謂修行,簡單的說,就 是修正自己身體、語言、行為的偏差,通過任何方法而達成這個目的,就是修行。所以,上述如誦經拜懺、吃素禮佛,這些作法的確可以讓我們得到身心的平靜安 定,因此,它也是修行的方法之一,但不是修行的目的,這要弄清楚才行。至於修神通,佛教主張因緣果報,一切的一切皆緣於過去生中的業力牽引,而有現前的受 報,未來的出路,也要靠著各自本身的努力才會慢慢好轉,單憑神通是無濟於事的。
  
  很多人梵唄唱得很好,誦經持咒都很熟練,這樣固然很好,但這只是修行的入門工夫。所謂:「誦經不如解經,解經不如行經。」經典教導我們修行的方法,知 道方法、熟悉方法,還要一步一步確實的去做,才能得到修行的利益;如果在日常生活、工作之間,還是跟以前一樣,動不動就怨天尤人、牢騷滿腹,那表示吃素誦 經只做了表面工夫,對於修正自己的習氣、行為和觀念都沒有絲毫的益處。
  
  我們要轉變行為和觀念,就是把貪、瞋、癡、慢、疑這些毛病改正過來。與人相處的時候,除了要用慈悲心、包容、寬恕別人的錯誤;同時,還要發揮自己的聰 明才智,將成果奉獻給眾人,隨時隨地能運用理性和智慧,解決各種煩惱。所以,一個修行深厚的人,非但對自己有利益,他的行為舉止也一定能嘉惠他人。
  
  曾經有一位太太來向我求助,她的先生吃喝嫖賭樣樣來,一回家就把家裡搞得雞飛狗跳,連小孩子都怕看到爸爸回來。我問她想不想離婚?她說她希望還有機會 挽回婚姻和家庭。我建議她至心誠懇的念二十萬遍〈準提咒〉,可能會有轉機。結果,她的先生還是和往常一樣,一點也沒變,反倒是她改變了。她說,誦二十萬遍 〈準提咒〉之後,讓她的心安定下來,心一安定,慈悲心和智慧心就像泉水一樣湧出來了。她不再整天埋怨先生,也不怨嘆自己命運不好、遇人不淑;她全心全意撫 養三個孩子,還教導孩子要同情爸爸的不知悔改、愚癡可憐。因此,她的先生每次喝得醉醺醺回來,她跟孩子不再躲得遠遠的,也不吵架,他們噓寒問暖、發自心底 的關心他。漸漸的,她的先生回來也不好意思吵鬧了,家裡的氣氛也就慢慢改善了。
  
  所以,修行就是徹底改變自己的習氣,讓自己做一個有理性、有智慧的人。改變自己面對環境的心態,那麼,再惡劣的環境都可以泰然處之;這樣不但可以讓自己身心安樂,也可以幫助身邊的人開發內在智慧,得到身心安樂。這就是修行。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第2頁: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覺察自己的偏執
第3頁: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煩惱如霧起雲生第4頁: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永恆的福德智慧
第5頁: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隨相而離相第6頁: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多聞與所知障
第7頁: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無念不是斷念第8頁: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何謂修行?
第9頁: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你的身體不是你的嗎?第10頁: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個人業報個人消
第11頁: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守戒律與不執著第12頁: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何謂菩薩行?
第13頁: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信心不退轉第14頁: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佛菩薩做擔保人
第15頁: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真有地獄嗎?第16頁: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心魔與外魔
第17頁: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請說忍辱第18頁: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因緣與一廂情願
第19頁: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動靜不二皆是禪第20頁: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宗教界也有金光黨
第21頁: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祝福大家皆能得度第22頁:第二篇 十字街頭好參禪 - 煩惱是助道的因緣
第23頁:第二篇 十字街頭好參禪 - 謝謝癌菩薩第24頁:第二篇 十字街頭好參禪 - 流浪的人生
第25頁:第二篇 十字街頭好參禪 - 提得起 放得下第26頁:第二篇 十字街頭好參禪 - 婚姻的基石
第27頁:第二篇 十字街頭好參禪 - 未來的世界第28頁:第二篇 十字街頭好參禪 - 為善要讓天下皆知
第29頁:第二篇 十字街頭好參禪 - 把慈悲用在生活之中第30頁:第二篇 十字街頭好參禪 - 慈悲的智慧
第31頁:第二篇 十字街頭好參禪 - 護生的智慧第32頁:第二篇 十字街頭好參禪 - 不受無謂的損害
第33頁:第二篇 十字街頭好參禪 - 恆順眾生第34頁:第二篇 十字街頭好參禪 - 現代人的修養工夫
第35頁:第二篇 十字街頭好參禪 - 教育淨人心第36頁:第二篇 十字街頭好參禪 - 教育與禪修
第37頁:第二篇 十字街頭好參禪 - 佛法的政治觀第38頁:第二篇 十字街頭好參禪 - 禪法的運用
第39頁:第二篇 十字街頭好參禪 - 企業中的佛法第40頁:第二篇 十字街頭好參禪 - 得失心與平常心
第41頁:第二篇 十字街頭好參禪 - 管理中的慈悲第42頁:第二篇 十字街頭好參禪 - 七分努力三分福報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随时向自己的习气、自己内心的黑暗面、长久以来不敢触碰的伤痕挑战与面对,才会使得一切事修,显得更加地有修道的意义,这正是断恶的开始。但是要把这件事做得踏实,可不是容易的。 常观照自己当下的起心动念,千万莫做“假精进”的修行人,真正的佛法在心内而不在外。时刻保持初发心,莫向外求!

随时向自己的习气、自己内心的黑暗面、长久以来不敢触碰的伤痕挑战与面对,才会使得一切事修,显得更加地有修道的意义,这正是断恶的开始。但是要把这件事做得踏实,可不是容易的。  常观照自己当下的起心动念,千万莫做“假精进”的修行人,真正的佛法在心内而不在外。时刻保持初发心,莫向外求!

修行次第:禅宗三关

  修行次第:禅宗三关 觉净正 6 人赞同了该文章 ——元音老人 序:修行的说法五花八门,初学者往往容易在书山识海中迷失方向。所以我们特别要紧的是明白自己在哪一阶段,该做什么。不要在和自己无关的事情上,枉费心机。 正文: 初关是悟道,重关是修道,牢关是证道。   关于此点,宗下有三关之说:即    一、破本参明见真性,为破初关——截断众流;   二、绵密保护,长养圣胎,于一切境缘上自在无碍,乃至不用保而毫无走着,是为破重关——涵盖乾坤;    三、放任而为,无所不是。能入佛,亦能入魔,所谓路途即家舍,家舍即路途,是为破末后牢关——随波逐流,随性自在。 禅宗修到最后打开本心见性之后,并没了脱生死,明心见性之后才是破初关。破初关虽见到本性,但生死未了。 因为才断见惑,思惑未断。知见正确,但是我们的思惑,即思想对境生心还是免不了。因为八识的种子还在,遇缘就起现行,所以生死未了。 修道人于初见性后,还须时时观照,历境练心,着力打磨,了除习气,方能了生脱死。否则,见境生心,妄念依然动荡不停,是谓悟后迷,生死依旧不了。 故古德多于悟后作牧牛行,绵密保任,以臻圆熟,非一悟即可了手。虽间或也有顿悟、顿修、顿证者,无须做保任功夫,但毕竟为数不多,不可一概而论。 洞山禅师于“偏中正”见道位后,更颂修道位“偏中至”,即教吾人于见道后,不可得少为足,更须历境练心,除尽妄习,上上升进,以臻究竟也。 1、初关:即悟道; 就是明心见性。这是明心见性之人已经看透了世间的功名利禄、三界的无常。乃至修行的路途也经明了,了知真如、真心及祖师语录。俗称见地。 功夫的成就全靠见地的正确与否,明心见性的人在理论上已全部通透,只是没有验证而已。虽然已经明心见性,但是习气宛然,功夫尚不太相应。   2、重关:即修道; 就是踏踏实实做功夫(离妄归真,回归自性),认识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亲履本地风光,见到了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我”。 然后靠的是自己定力,实实在在修证。明心见性以后每天都能和功夫打成一片,天天在三摩地中,山河大地皆是法身,风声鸟鸣皆是法音,昼夜六时皆在受用。 破重关即是要把自己的历劫习气逐渐消除。并且行解相应直下便是。本性易得现前,不假作意用心,不须作观。也不须回光返照,觉心初起,而无初相,但功夫尚未成片,亦有打失不在的时候。 3、牢关:即证道; 也即打破生死的牢笼,能生死做主,来去自由,不受业力的牵引,

修行,本為君子修養的實踐活動,又稱作修身。後來成為專用於佛教、道教的宗教術語,指稱其用精神或行為的鍛鍊,藉以悟道的方法,如打坐修禪、修懺、念經、念佛、行善等等[1][2][3]。

  修行 ,本為 君子 修養的 實踐 活動,又稱作 修身 。後來成為專用於 佛教 、 道教 的宗教術語,指稱其用 精神 或 行為 的鍛鍊,藉以 悟道 的方法,如 打坐修禪 、 修懺 、念經、 念佛 、 行善 等等 [1] [2] [3] 。 漢語詞義 [ 編輯 ] 「修行」一詞在古時已有,義爲君子修養德行,或美好的德行、操行(修是裝飾、完美、高長之義) [4] ,常簡稱作「修」、「爲」、「行」等。如: 君子修德行: 《 莊子 ·大宗師》:「彼何人者邪?修行無有,而外其形骸。」 《 韓非子 ·問田》:「臣聞服禮辭讓,全之術也;修行退智,遂之道也。」 北齊 顏之推 《 顏氏家訓 ·風操》:「又有臧逢世,臧嚴之子也,篤學修行,不墜門風。」 美好的德行: 《 呂氏春秋 ·贊能》:「叔敖游於郢三年,聲問不知,修行不聞。」 漢劉向《說苑·善說》:「願大王選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為吏。」 後佛教、道教將「按照教理踐行」稱爲修行、修道等,並逐漸成為「修行」一詞的主要詞義。 佛教 [ 編輯 ] 主條目: 佛教修行制度 參見: 行 (佛教) 佛教中的 修行 ( 梵語 : caryā ,義爲行動、行為、實行;或 梵語 : साधन , 羅馬化: sādhanā ,義爲修習、令成、實現; 藏語 : སྒྲུབ་པ་ , 威利轉寫 : sgrub pa ;或 藏語 : སྒྲུབ་ཐབས་ , 威利轉寫 : sgrub thabs ; 越南語 : Tu Hành / 修行 ;日語: 修行 / しゅぎょう   shuugyou 或 すぎょう   sugyou ;韓語: 수행 / 修行   suhaeng ),是來源於印度沙門思潮中 婆羅門教 、 耆那教 、 錫克教 等的共同概念;佛教的修行屬於「教理行果」四 法寶 中的「行」,是依照 正法 而踐行的意思 [5] 。 佛教的修行方式以遮蔽 五慾 、求 涅槃 道爲最終的歸屬,以行 十善 道、絕十惡道,和 持戒 、 懺悔 ,爲 出家 、 在家 二眾,以及 聲聞 、 緣覺 、 菩薩 三乘,或 上座部佛教 、 漢傳佛教 、 藏傳佛教 三大傳承的共同基礎。在具體的 行門 上又根據個人的 根機 而有非常多的選擇。例如可以修 不淨觀 、 白骨觀 去除 身見 (以此身體爲我 常有 的邪見)、 淫慾 等;以修 出入息 爲普遍適用的 禪修 法門;也可以選擇 淨土宗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