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什么是修行?

 

什么是修行?

修行二字,看起来是修炼,但世间少有人知道修行是什么,修行分修和行,修和行又不可分。

修:是指修心,心即思想,为什么要修人的心呢?因为人的心藏有假心、贪婪、嗔恨、痴迷、傲慢、怀疑,带着各种欲望、贪求,由此遮蒙人的双眼,看不清楚人生的正确道路,故此要修人之心。

行:是指举止行动、行事、德行、皆谓之行。行为,是由思想心性主导;故此,修行,就是修正自我不清净之心性,洗减那些粘伏在本心上的各种欲望贪着的思想凡尘,规范生活中的自我言意行为。修行,不是为了得到什么,更不是收获什么,而是为了放下什么。放下的不是你的工作、事业、责任、家庭;放下的是名、利、是非、得失、执着、分别。放下在意别人的称赞;放下在意别人的讥笑毁谤;放下在意别人的欣赏;舍弃各种美、丑、善、恶乃至身心世界的种种欲望贪恋。

惟有真正的放下才能拿得起,增智慧,这既是省内耗,不丢真气,也是身心健康长寿之道。放下后才能看破无常苦空,才能获得大自在、大解脱。一个真正知道放下的人,就没有彰显自我的妄心了,也明白自己在生活当中如何做好自己了。我们是自己的建设者,自己救度自己,自己改变自己。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命运自己定;别人改变不了你,也救度不了你,解脱的方法,由自己来决定。

若见本性,经书总是闲文,千经万论只是教用,教是语词,实不为道。道本无言,言说是妄。若见本性,非用读经念咒,杂学无益,神识转昏。设教只为标心,若识心,何需看教?若从凡入圣,即须息业养神,随缘生活。若多嗔恚,心性思想背转,与道相违,不见性人;读经、念佛,长学精进;枯坐宁神守窍,以为得法;此等众生,尽是背道人。乱世出英雄,乱道显圣人,破邪魔、斩妖怪,怜悯俯视迷盲众生不见本性,告戒迷众;自心是真,不用骑牛找牛,头上按头,真本拥有,无需外界到处寻真;本心具有,本真具足,若取外相即是着魔;若幻从心起,尽落邪道。问曰:“因何不寻真?”答曰:“真是自心,莫错外寻,贪求见神通,皆作假相。种种变化,皆是外道小术,总不是真。”若见自心,不在剔除须发,不在身处何地,不在地位高低;若不见性,求亦不得真。

本来已经具足的真心之所以不能显露,是因为被自己的贪、嗔、痴、慢、疑掩盖了,就是自己的妄想、执著、追求,所以本心不是修来,也不是求来的;求来的都是假的,不是真的,都是自己的识神的东西。因为有求,是因为有贪得之心。怎么能够静心呢?我们修行能开发智慧,是因为我们的真心不受干扰,处在一念不生时产生的灵知明觉。证道,开悟很简单,直接减了人心就是了,没有什么玄妙。不是长篇大论就玄妙了。单刀直入,直指人心,明心见性。

人间处处皆道场。灵山在心头,心外无法?道法自然,法无定法,法本无法,万法皆空。一位真正的开悟者,是将自我身心融合与大自然中,融入众人的思想意思中,不排斥他人、不对立、不攻击、不诽谤、不轻视、不傲慢、一切平等,逐渐的,把自己的真心,道心显现,智慧才能够得以升华,完成大道的证悟,看清人生真象。证悟大道者,成为得道之境界还不是修行的最终人生目的,非是自己逍遥独享受,目的是要将此证悟真象产生的源泉智慧用于生活,利国利民,造福社会。

修行,贵在次第,依有为之法启修人道,筑实根基,堵补性命之漏,固本培元,充足真气、通畅经络,润泽身心、周天舒顺,身心通爽、动静之间,自然而惔、不丢不泄,不离不偏、守心宁神,不妄不识,渐入无为之天道妙境,乃为大修行者漏尽是也。漏尽,封固,不泄漏,不失不减,不退不动,不转不出,不生不灭。

漏有命漏和性漏:

命则精气也,气漏,精血能量也;

性则精神也,心漏诸漏,性命统一。

修性修命——炼己——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后天反先天,即破除烦恼执著,脱离轮回束缚,漏尽成也。

求真者不得真,反而被虚假所误者甚多!究其原因,往往是修行方法,修行的次第关系和生活规律紊乱所导致。譬如修行人,一开始入手就想急求高层次入境,看各种经书象言,认为得真法行道,但其往往修行人的身体都不稳定,甚至精神也不稳定,想入非非,终落幻影。在生活中与修行中不相符合,经常熬夜,过劳伤身;贪求不止,欲望贫多;口业不断,因果不明,执迷功法,这都是自己给自己设置下了修行的障碍。此路是不通大道真谛的。

正确修行,要从基础上入手,充足真气,打通周身经络才能渐进上达层境而悟到自然清净无为的无上妙性真谛。如此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修行,方为修行正途。修行,最忌讳好高鹜远、急功近利思想;更不要迷信修炼能达到书上,电影中虚幻的故事那样境界。真修行,就是要踏踏实实的在生活中悟道,首尽人道才能近道,明理好修行。

行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但所见皆属表象。肉眼凡胎见山景,心性未明不见真。此是炼精化气到炼气话神阶段。

修行过程——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步入虚无之境。迷幻往复玄空游,烦厌婆裟瞑极乐,幻幻假假。此为炼神还虚境界。

得道以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见者,不为肉眼单一所见,是依心性,思想、智慧、真实内外通达之透彻所见证。通达无不明觉,明明灵灵。此乃炼虚合道境界。

我们是自己的建设者,自己救度自己,自己改变自己。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命运自己定;别人改变不了你,也救度不了你,解脱的方法,由自己来决定。所以每个人都要明白什么叫修行。

发布于 2020-01-15 09:00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随时向自己的习气、自己内心的黑暗面、长久以来不敢触碰的伤痕挑战与面对,才会使得一切事修,显得更加地有修道的意义,这正是断恶的开始。但是要把这件事做得踏实,可不是容易的。 常观照自己当下的起心动念,千万莫做“假精进”的修行人,真正的佛法在心内而不在外。时刻保持初发心,莫向外求!

随时向自己的习气、自己内心的黑暗面、长久以来不敢触碰的伤痕挑战与面对,才会使得一切事修,显得更加地有修道的意义,这正是断恶的开始。但是要把这件事做得踏实,可不是容易的。  常观照自己当下的起心动念,千万莫做“假精进”的修行人,真正的佛法在心内而不在外。时刻保持初发心,莫向外求!

修行次第:禅宗三关

  修行次第:禅宗三关 觉净正 6 人赞同了该文章 ——元音老人 序:修行的说法五花八门,初学者往往容易在书山识海中迷失方向。所以我们特别要紧的是明白自己在哪一阶段,该做什么。不要在和自己无关的事情上,枉费心机。 正文: 初关是悟道,重关是修道,牢关是证道。   关于此点,宗下有三关之说:即    一、破本参明见真性,为破初关——截断众流;   二、绵密保护,长养圣胎,于一切境缘上自在无碍,乃至不用保而毫无走着,是为破重关——涵盖乾坤;    三、放任而为,无所不是。能入佛,亦能入魔,所谓路途即家舍,家舍即路途,是为破末后牢关——随波逐流,随性自在。 禅宗修到最后打开本心见性之后,并没了脱生死,明心见性之后才是破初关。破初关虽见到本性,但生死未了。 因为才断见惑,思惑未断。知见正确,但是我们的思惑,即思想对境生心还是免不了。因为八识的种子还在,遇缘就起现行,所以生死未了。 修道人于初见性后,还须时时观照,历境练心,着力打磨,了除习气,方能了生脱死。否则,见境生心,妄念依然动荡不停,是谓悟后迷,生死依旧不了。 故古德多于悟后作牧牛行,绵密保任,以臻圆熟,非一悟即可了手。虽间或也有顿悟、顿修、顿证者,无须做保任功夫,但毕竟为数不多,不可一概而论。 洞山禅师于“偏中正”见道位后,更颂修道位“偏中至”,即教吾人于见道后,不可得少为足,更须历境练心,除尽妄习,上上升进,以臻究竟也。 1、初关:即悟道; 就是明心见性。这是明心见性之人已经看透了世间的功名利禄、三界的无常。乃至修行的路途也经明了,了知真如、真心及祖师语录。俗称见地。 功夫的成就全靠见地的正确与否,明心见性的人在理论上已全部通透,只是没有验证而已。虽然已经明心见性,但是习气宛然,功夫尚不太相应。   2、重关:即修道; 就是踏踏实实做功夫(离妄归真,回归自性),认识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亲履本地风光,见到了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我”。 然后靠的是自己定力,实实在在修证。明心见性以后每天都能和功夫打成一片,天天在三摩地中,山河大地皆是法身,风声鸟鸣皆是法音,昼夜六时皆在受用。 破重关即是要把自己的历劫习气逐渐消除。并且行解相应直下便是。本性易得现前,不假作意用心,不须作观。也不须回光返照,觉心初起,而无初相,但功夫尚未成片,亦有打失不在的时候。 3、牢关:即证道; 也即打破生死的牢笼,能生死做主,来去自由,不受业力的牵引,

修行,本為君子修養的實踐活動,又稱作修身。後來成為專用於佛教、道教的宗教術語,指稱其用精神或行為的鍛鍊,藉以悟道的方法,如打坐修禪、修懺、念經、念佛、行善等等[1][2][3]。

  修行 ,本為 君子 修養的 實踐 活動,又稱作 修身 。後來成為專用於 佛教 、 道教 的宗教術語,指稱其用 精神 或 行為 的鍛鍊,藉以 悟道 的方法,如 打坐修禪 、 修懺 、念經、 念佛 、 行善 等等 [1] [2] [3] 。 漢語詞義 [ 編輯 ] 「修行」一詞在古時已有,義爲君子修養德行,或美好的德行、操行(修是裝飾、完美、高長之義) [4] ,常簡稱作「修」、「爲」、「行」等。如: 君子修德行: 《 莊子 ·大宗師》:「彼何人者邪?修行無有,而外其形骸。」 《 韓非子 ·問田》:「臣聞服禮辭讓,全之術也;修行退智,遂之道也。」 北齊 顏之推 《 顏氏家訓 ·風操》:「又有臧逢世,臧嚴之子也,篤學修行,不墜門風。」 美好的德行: 《 呂氏春秋 ·贊能》:「叔敖游於郢三年,聲問不知,修行不聞。」 漢劉向《說苑·善說》:「願大王選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為吏。」 後佛教、道教將「按照教理踐行」稱爲修行、修道等,並逐漸成為「修行」一詞的主要詞義。 佛教 [ 編輯 ] 主條目: 佛教修行制度 參見: 行 (佛教) 佛教中的 修行 ( 梵語 : caryā ,義爲行動、行為、實行;或 梵語 : साधन , 羅馬化: sādhanā ,義爲修習、令成、實現; 藏語 : སྒྲུབ་པ་ , 威利轉寫 : sgrub pa ;或 藏語 : སྒྲུབ་ཐབས་ , 威利轉寫 : sgrub thabs ; 越南語 : Tu Hành / 修行 ;日語: 修行 / しゅぎょう   shuugyou 或 すぎょう   sugyou ;韓語: 수행 / 修行   suhaeng ),是來源於印度沙門思潮中 婆羅門教 、 耆那教 、 錫克教 等的共同概念;佛教的修行屬於「教理行果」四 法寶 中的「行」,是依照 正法 而踐行的意思 [5] 。 佛教的修行方式以遮蔽 五慾 、求 涅槃 道爲最終的歸屬,以行 十善 道、絕十惡道,和 持戒 、 懺悔 ,爲 出家 、 在家 二眾,以及 聲聞 、 緣覺 、 菩薩 三乘,或 上座部佛教 、 漢傳佛教 、 藏傳佛教 三大傳承的共同基礎。在具體的 行門 上又根據個人的 根機 而有非常多的選擇。例如可以修 不淨觀 、 白骨觀 去除 身見 (以此身體爲我 常有 的邪見)、 淫慾 等;以修 出入息 爲普遍適用的 禪修 法門;也可以選擇 淨土宗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