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随时向自己的习气、自己内心的黑暗面、长久以来不敢触碰的伤痕挑战与面对,才会使得一切事修,显得更加地有修道的意义,这正是断恶的开始。但是要把这件事做得踏实,可不是容易的。 常观照自己当下的起心动念,千万莫做“假精进”的修行人,真正的佛法在心内而不在外。时刻保持初发心,莫向外求!

随时向自己的习气、自己内心的黑暗面、长久以来不敢触碰的伤痕挑战与面对,才会使得一切事修,显得更加地有修道的意义,这正是断恶的开始。但是要把这件事做得踏实,可不是容易的。

 常观照自己当下的起心动念,千万莫做“假精进”的修行人,真正的佛法在心内而不在外。时刻保持初发心,莫向外求!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修行次第:禅宗三关

  修行次第:禅宗三关 觉净正 6 人赞同了该文章 ——元音老人 序:修行的说法五花八门,初学者往往容易在书山识海中迷失方向。所以我们特别要紧的是明白自己在哪一阶段,该做什么。不要在和自己无关的事情上,枉费心机。 正文: 初关是悟道,重关是修道,牢关是证道。   关于此点,宗下有三关之说:即    一、破本参明见真性,为破初关——截断众流;   二、绵密保护,长养圣胎,于一切境缘上自在无碍,乃至不用保而毫无走着,是为破重关——涵盖乾坤;    三、放任而为,无所不是。能入佛,亦能入魔,所谓路途即家舍,家舍即路途,是为破末后牢关——随波逐流,随性自在。 禅宗修到最后打开本心见性之后,并没了脱生死,明心见性之后才是破初关。破初关虽见到本性,但生死未了。 因为才断见惑,思惑未断。知见正确,但是我们的思惑,即思想对境生心还是免不了。因为八识的种子还在,遇缘就起现行,所以生死未了。 修道人于初见性后,还须时时观照,历境练心,着力打磨,了除习气,方能了生脱死。否则,见境生心,妄念依然动荡不停,是谓悟后迷,生死依旧不了。 故古德多于悟后作牧牛行,绵密保任,以臻圆熟,非一悟即可了手。虽间或也有顿悟、顿修、顿证者,无须做保任功夫,但毕竟为数不多,不可一概而论。 洞山禅师于“偏中正”见道位后,更颂修道位“偏中至”,即教吾人于见道后,不可得少为足,更须历境练心,除尽妄习,上上升进,以臻究竟也。 1、初关:即悟道; 就是明心见性。这是明心见性之人已经看透了世间的功名利禄、三界的无常。乃至修行的路途也经明了,了知真如、真心及祖师语录。俗称见地。 功夫的成就全靠见地的正确与否,明心见性的人在理论上已全部通透,只是没有验证而已。虽然已经明心见性,但是习气宛然,功夫尚不太相应。   2、重关:即修道; 就是踏踏实实做功夫(离妄归真,回归自性),认识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亲履本地风光,见到了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我”。 然后靠的是自己定力,实实在在修证。明心见性以后每天都能和功夫打成一片,天天在三摩地中,山河大地皆是法身,风声鸟鸣皆是法音,昼夜六时皆在受用。 破重关即是要把自己的历劫习气逐渐消除。并且行解相应直下便是。本性易得现前,不假作意用心,不须作观。也不须回光返照,觉心初起,而无初相,但功夫尚未成片,亦有打失不在的时候。 3、牢关:即证道; 也即打破生死的牢笼,能生死做主,来去自由,不受业力的牵引,

修行,本為君子修養的實踐活動,又稱作修身。後來成為專用於佛教、道教的宗教術語,指稱其用精神或行為的鍛鍊,藉以悟道的方法,如打坐修禪、修懺、念經、念佛、行善等等[1][2][3]。

  修行 ,本為 君子 修養的 實踐 活動,又稱作 修身 。後來成為專用於 佛教 、 道教 的宗教術語,指稱其用 精神 或 行為 的鍛鍊,藉以 悟道 的方法,如 打坐修禪 、 修懺 、念經、 念佛 、 行善 等等 [1] [2] [3] 。 漢語詞義 [ 編輯 ] 「修行」一詞在古時已有,義爲君子修養德行,或美好的德行、操行(修是裝飾、完美、高長之義) [4] ,常簡稱作「修」、「爲」、「行」等。如: 君子修德行: 《 莊子 ·大宗師》:「彼何人者邪?修行無有,而外其形骸。」 《 韓非子 ·問田》:「臣聞服禮辭讓,全之術也;修行退智,遂之道也。」 北齊 顏之推 《 顏氏家訓 ·風操》:「又有臧逢世,臧嚴之子也,篤學修行,不墜門風。」 美好的德行: 《 呂氏春秋 ·贊能》:「叔敖游於郢三年,聲問不知,修行不聞。」 漢劉向《說苑·善說》:「願大王選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為吏。」 後佛教、道教將「按照教理踐行」稱爲修行、修道等,並逐漸成為「修行」一詞的主要詞義。 佛教 [ 編輯 ] 主條目: 佛教修行制度 參見: 行 (佛教) 佛教中的 修行 ( 梵語 : caryā ,義爲行動、行為、實行;或 梵語 : साधन , 羅馬化: sādhanā ,義爲修習、令成、實現; 藏語 : སྒྲུབ་པ་ , 威利轉寫 : sgrub pa ;或 藏語 : སྒྲུབ་ཐབས་ , 威利轉寫 : sgrub thabs ; 越南語 : Tu Hành / 修行 ;日語: 修行 / しゅぎょう   shuugyou 或 すぎょう   sugyou ;韓語: 수행 / 修行   suhaeng ),是來源於印度沙門思潮中 婆羅門教 、 耆那教 、 錫克教 等的共同概念;佛教的修行屬於「教理行果」四 法寶 中的「行」,是依照 正法 而踐行的意思 [5] 。 佛教的修行方式以遮蔽 五慾 、求 涅槃 道爲最終的歸屬,以行 十善 道、絕十惡道,和 持戒 、 懺悔 ,爲 出家 、 在家 二眾,以及 聲聞 、 緣覺 、 菩薩 三乘,或 上座部佛教 、 漢傳佛教 、 藏傳佛教 三大傳承的共同基礎。在具體的 行門 上又根據個人的 根機 而有非常多的選擇。例如可以修 不淨觀 、 白骨觀 去除 身見 (以此身體爲我 常有 的邪見)、 淫慾 等;以修 出入息 爲普遍適用的 禪修 法門;也可以選擇 淨土宗 的